“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不同人眼中定会有其独特视角,而每一个视角,在给人们看到不同侧面的历史图景外,同样也会带给当代人以不同的启迪,或是人生命运的道理,或是对中国国家命运的反思。多维新闻将借各个领域人物的视野,对其进行深度采访,一起去重新解读和审视这段历史。
多维新闻日前专访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家傅书华先生。傅书华在其著作《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十七年小说》中,以个体生命视角,选取在"十七年"小说中占主流位置,对几代中国人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史诗类小说进行重读,试图为构建今日现代中国价值大厦提供砖瓦木石。事实上,放在中国文化思潮发展的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傅书华本身亦如其中的一块历史碎片。
本期为傅书华专访视频第一篇,傅书华在谈到近期中国文学界怀念、评读八十年代是具有一定原因的,八十年代的中国曾是一个人文思想和文学思想非常活跃的年代,同时也被大家神话的年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
如今的中国社会病症很多,虽然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各个阶层之间埋怨之声很大,市场经济并不如想象中美好。而如今的大家只是试图想要从八十年代中找到一些萌芽性的东西,但把八十年代作为一个寻根溯源的起点,它的意义是过于夸大的。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多维新闻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