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图源:新华社)
北京时间3月12日15时,十三届中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国最高法就“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出席记者会的有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偕林,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葛晓燕。
3月12日上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现身作工作报告。周强表示,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如期实现。
对于现在的执行工作和三年前相比,刘贵祥表示,三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标本兼治,“一性两化”的基本工作思路,确实使执行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是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其中,针对执行难的成因复杂,执行程序中各种矛盾交织叠加的特点,构建了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奠定了解决执行难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另外,一大批历史性积案已经被清理,为下一步解决执行难打下了一个基础。
还有就是,大力推进执行模式的重大变革,破解执行中的“四大难题”。
这四大难题包括:查人找物难;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的难题;管理上的难题;财产变现难题。
刘贵祥指出,目前,《强制执行法》已经被中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计划,最高法院按照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强制执行法》,力争在今年年底能够向中国人大提交。
此外,还有和强制执行密切相关的企业破产制度的完善,探索制定个人破产制度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多维新闻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