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耗资8,600多万元人民币(1元人民约合0.149美元)建造巨型苗族女神像,中国贵州省剑河县资金运用引发质疑。对此,官方进行了回应。
贵州省剑河县今年3月才退出贫困县名单,图为南明镇台沙村。(新华社)
综合媒体10月22日报道称,近日有网友航拍高达88米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引起舆论关注。这座雕塑在2017年7月建成,而剑河县直到今年3月才退出贫困县名单,当地政府被质疑斥巨资打造形象工程,还不如将资金用于扶贫。
剑河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政府近3年来将所有资金都用于脱贫攻坚,原计划建设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属设施中途已暂停建设。
报道称,为发展旅游产业,当地曾斥巨资打造仰阿莎温泉小镇和县城景区建设,县城景区建设中,就包括打造有仰阿莎女神雕塑的仰阿莎主题公园。
2020年是中共脱贫收官之年,但在政府财政大力支持下,一些地方滥用经费的做法不断曝光。
今年7月,一部纪录片将贵州黔南州独山县公共财政负债400亿再次带入公众视野,片中主持人质疑,只有一个街道和8个乡镇的独山县,却借了400亿债务打造景观,包括号称拥有顶级硬体设施的古风博物院、造价2亿元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但部分已成为烂尾景区。
而2019年5月,刚从深度贫困县除名的陕西省镇安县,也被曝光斥资7.1亿元兴建一所唐式建筑的豪华中学。在中纪委介入调查后,当地官方紧急拆除中学的豪华造景。
2015年中共决定启动“脱贫攻坚”行动,按照计划,中共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目前,距离完成脱贫大限仅不到2个月时间,按照官方的说法,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
10月17日,是中国第七个扶贫日,中国官方发布消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指示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中共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并强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