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7月8日结束受理新一任总干事遴选的候选人提名。共有8人宣布参选,但缺乏有力竞争者,预计将出现“混战”局面,中美两国或将展开积极的拉票活动。
《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报道称,中国似乎是决定WTO总干事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构想下投入巨额资金加强在非洲的影响力,因此将推选非洲候选人。中国与非洲希望在农业和渔业等传统领域构建有利的贸易规则,在这一利害关系上双方一致。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将在2020年8月提前离任,下一任WTO总干事的角逐正在展开。(Reuters)
在7月8日WTO新任总干事提名工作结束之前,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在最后一刻分别提交了本国候选人名单,这令WTO总干事候选人最终升至8人。
在8位候选人中,有3位来自非洲。分别是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伊韦阿拉(Ngozi Okonjo-Iweala)、肯尼亚前外交部长阿明娜(Amina Mohamed)和埃及前贸易谈判代表哈米德(Hamid Mamdouh)。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如果中国确定支持人选,在WTO的164个成员国和地区中占到约三成的非洲各国有可能形成统一意见。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可能支持的候选人是墨西哥副外长塞亚德(Jesus Seade)。塞亚德对7月1日生效的美墨加协定(USMCA)的达成给予了支持。塞亚德还曾在中国的大学工作,自称“将成为(中美等)成员国的桥梁”。
据英国路透社此前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6月17日表示,美国希望下一任WTO总干事支持改革的必要性,并理解自由经济体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的问题。他还表示,如果WTO总干事候选人过去有“一丝反美情绪”,都会招致美国的否决。
各候选人将在7月15日至17日的总理事会上发表演讲和回答提问。之后总理事会主席协调各国的意见,锁定为1人,原则上不会进行投票。总干事的任期为4年。
不过,很多声音表示很难在WTO现任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卸任的8月底之前选出总干事。如果无法确定最终人选,今后将由副总干事之一担任代理总干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