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港府近期宣布,将修例禁止香港所有持有酒牌的餐厅及酒吧供应或售卖酒精饮品。
香港近期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华社)
“禁酒令”的消息公布之后,在香港引来了社会激辩。
一方面,香港的酒吧业界忧心生意,有不少店铺已面临倒闭;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精爱好者对此消息如闻讣告,这些人饮酒大过天的习惯,在疫情之下实在格外令人担忧。
自港府宣布这一消息后,香港各家超市、便利店的酒类商品格外抢手,庆幸的是,酒精不算生活必需品,之前抢米、抢厕纸的画面并未出现。
不过疫症当前,酒最好少饮为妙。不论是香港政府,抑或是香港的医疗专家,过去都多次呼吁香港市民应该避免聚餐,减少出入人多的地方。
饮酒期间,人们既难以佩戴口罩,谈得兴起时,又不时“口沫横飞”。饮酒期间,人们的社交距离可谓很近,一旦酒局中有人染病,相信其他的密切接触者也难以幸免。
禁酒的目的,本意是为了减少聚集所形成的传播风险,纾缓应对疫情的医疗压力。香港政府宣布酒吧禁酒,但不少香港市民则见招拆招,有人去超市买酒,有人“转场”去其他娱乐场所消遣,也有人选择不喝酒,转而去咖啡厅和餐厅。
说穿了,要拉开人们之间的社交距离,始终还是要看港人是否有心。
一些香港市民运用小聪明,或许可以避过“禁酒令”,但不保证能够避过新型肺炎。
喝酒并非传播疫症的唯一途径,但香港市民应该由暂停酒局开始,逐步与其他人减少社交接触。
面对疫情,香港市民人人都可出一分力,一起减慢疫症的蔓延速度,让医疗系统有充足时间治愈患者。香港市民应该听从医学专家的呼吁,近期尽力留在家中。
英国在近期已宣布,酒吧、夜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始暂停营业,只提供外卖服务。不过在措施落实之前,反而激发了英国人的酒瘾。
英国群众把握机会,在“最后一夜”狂欢尽兴,顿时酒吧人头涌动,空间拥挤,更有不少人依然不戴口罩。
关闭酒吧本为防疫政策,但一些人不自律,反而令其成为了疫症传播的温床。
禁酒在即,香港市民应引以为鉴,赶在大限之前约人喝酒,并不可取。如果能够保持健康身体,这又怎会是最后一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