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香港泛民主派多个工会和学生团体为反对北京方面制定“港版国安法”,发起罢工罢课公投。(香港01)
港版国安法一石激起千重浪,并上升至中美角力、中国与西方角力层面。6月18日至2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日下午,官方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并说明内容。
旋即,新华社6月21日公告称,8天之后即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也将召开,虽然官方未有说明,但是外界普遍认为,打破两月一次常委会常规、这次罕有的“加急”人大常委会,料将审议并通过港版国安法法案。
在此敏感时刻,香港舆论场再次出现以“香港迈向明天关注组”名义发布民间释法小册子(懒人包)——“法律专家答疑 香港国安立法20问”。这个非官方组织声称是一群身在香港,“忠诚于国家,钟情于香港的普通人”。
这份据称是“邀请了一批法律专家解答港人疑虑”的小册子(懒人包),从什么是国家安全,特区担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责任,为什么中央还保留“特定情形下”案件管辖的权利?从驻港国家安全公署的权力和约束,到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后,港版国安法会否移除等,以20问20答的形式呈现。
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该解释对诸如“反修例”以及六四游行等行为,是否会被国安法“秋后算账”也有涉及。解释称,港版国安法草案没有提及追溯条款。并从大陆与香港在刑事法律制度方面共同遵循“法不追溯及既往”原则推测,一般参加游行示威的人不会遭遇所谓的“秋后算账”。但是解释也称,“极少数曾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人”,是可能被“依据香港本地法律追究责任”的。
解释也明确表示“港独”是被“零容忍”的行为,并透露,将来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港版国安法也不会从基本法附件三中移除,而是和23条立法“共同构成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同一时间,据称是有大陆官方背景人士制作的《画里有话 图解香港国安立法》小册子(懒人包)则侧重从法理角度解释港版国安法出台的意义,如国家安全底线、国际通行管理、(国安法)法律地位、特区行使管辖权等。
此前5月在中国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宣布高票通过建立港版国安法时,“香港迈向明天关注组”也曾推出过“法律专家 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释疑20问”,详解了包括游行,示威,新闻,言论等基本权利和自由,及使用社交媒体会否受到制约。当时该组织在释疑小册子中也曾举例指,只要符合不颠覆政权等前提,参加“六四集会”毋须担心违法 。
附录:《法律专家答疑 香港国安立法20问》概要
1,什么是国家安全?我国国家安全立法情况如何?
2,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都有哪些同行做法?
3,为什么说法律《草案》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4,特区担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责任,为什么中央还保留“特定情形下”案件管辖的权利?
5,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香港国安法立法过程中会否继续听取特区政府和港人意见?有人具体安排?
6,法律《草案》如何保护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7,为什么中央再三强调有关国家安全立法针对的只是“极少数人”?
8,中央在香港设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是什么考虑?
9,驻港国家安全公署与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之间是什么关注?
10,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在香港的执法许可权有哪些?驻港国安公署的执法人员是否要受香港特区本地法律的约束?
11,《草案》规定行政长官应当指定若干法官负责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是不是干预了司法独立?
12,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调查、检控和审判,是由驻港国家公署负责,还是由香港特殊有关机构负责?
13,港区国安法是否有追溯力,会否对“修例风波”中参与示威游行的人“秋后算账”?
14,将来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港区国安法会否从基本法附件三中移除?
15,在香港的外国机构很多,尤其是大量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与香港社会的联系非常密切,普通市民如何才能避免构成与外部势力勾结的犯罪行为?
16,有关国家安全法律在香港实施后,鼓吹“港独”是否违法?
17,如立法会议员或参选人公开反对香港国安立法,是否会被取消资格?
18,国安立法是否损害香港市民的言论、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基本权利和自由?还能不能批评政府和官员?
19,此次立法会否影响外商投资信心、损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有关立法在弥补国家安全性漏洞的同时,对市民个人和香港未来有什么好处?
推荐阅读: